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分享到: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要论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10-24 15:28    编辑: 张启杰

  文/ 胡维忠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思想、重大要求,深刻阐述了事关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根本性问题,鲜明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是指引青海未来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其中,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自觉把青海发展放到全国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

  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总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牢牢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牢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持发展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跃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我们致力于发展,受益于发展,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最大的共识。

  解决我国一切问题,发展是基础和关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内涵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支撑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抓住战略机遇,坚定发展信心,把发展是硬道理贯穿始终,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又要分析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青海发展底子薄、任务重,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要看到机遇、看到潜力、看到前景,坚定信心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松劲。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省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夯实发展的基础设施、优势产业、科技人才、生态环境,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的青海篇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方向路径: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创新动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就全国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的是解决好思路和方向问题,着力在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上下功夫,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着力在优化现有供给结构上下功夫,通过调整现有产品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的问题,满足现有产品和服务需求。着力在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供给,以此来创造新的需求。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使供给体系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就我省而言,“补短板”是主要任务,着力补齐扶贫脱贫短板、优势产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科技创新短板、生态环境短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自觉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在“调”的过程中实现有质量、有效率的发展,既注重准确把握我省经济发展投资驱动明显的特征,多上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又主动适应产业高端化、服务化、专业化、融合化的趋势,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与新业态整合,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努力实现总量与质量的双提升。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弱鸟先飞、奋起直追,创造传统特色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的道路,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方法:用好辩证法,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典范。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要求,是对辩证法的运用;贯彻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要求,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掌握了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就能够保持定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从全国层面来讲,比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比如,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比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从青海层面来讲,需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兴省之要,培育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优势,构建发展新体制,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要把保护生态作为最大的责任,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春水向东流”,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要正确处理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既要扭住发展不偏移,加快发展不停步,通过壮大经济实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打牢民生改善的基础;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整合国家各方面政策和财政支持,把青海自我发展和外部支持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做好教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医疗卫生、住房建设等民生工作,让各族群众不断有更多获得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靠理想信念、靠真抓实干。坚持干字当头不懈怠,明确“为什么干”、懂得“怎样去干”、评价“干得如何”,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当成工作的根本和命脉,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一茬一茬接着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各级干部不仅要干事,更要干净干事,愿作为、会作为、善作为、敢作为,努力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两为”干部。建立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传导压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营造能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的政治生态。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