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分享到:

冬日,圣湖的景深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章远 李秉庭    发布时间: 2017-03-24 11:18    编辑: 朱月琴

  出早操

  素月鸿影

  梦醒时分

  嘿,早上好!

  清影

  凌波仙子

   纵观人类摄影史,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如同当今数码技术时代一样,能够将技术与艺术深度地融合。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器材品质的进步,使人们多了探寻自然之美的“眼睛”和捕捉自然之美的“抓手”,也使善于艺术创造的人通过挑战器材和挑战极限的手段,向人们展示出隐秘自然中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表层去看,在数码时代,人人都能够用诸如手机、数码相机等多种不同的器材去进行摄影创作。事实上,只要手中握着一个影像记录实体,当按下快门的时候,影像便随之产生了。无论这种影像是哪一种主观思想的流露,它都具备了一张照片的特点。不论是平民还是艺术家,在面对各种景物时,首先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个景物一定会令他们的视觉感到兴奋。当然,同样是摄影,但摄影与摄影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摄影艺术家能够在自然与社会的万象中,层层剥离事物的表象,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这种超凡脱俗的能力是他们长期从事摄影活动,在摄影实践中养成的超常才能。这一切和他们看过的书、唱过的歌、爱过的人、写过的诗篇、历经过的各类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他们的眼睛,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景深,这种“景深”,能令其看到隐藏在自然深处的隐秘景色。那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崭新世界,当这种景深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时,我们会惊异于自然深处的景深是如此的撼人心魄。

  在地理意义上,青海湖是一个高原湖泊的名字,在自然中,它作为一个湖泊存在于青海高原。和中国的大多数湖泊一样,青海湖水深藏着历经岁月层层过滤和积淀的神奇故事,自然的演变,文化的渲染以及青海湖历经自然与人文画笔的层层着色,最终使它变得神奇生动起来,于是,青海湖便有了精神。它的精神是自然精神和人类精神的总和,是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美融合的结晶。

  当然,一个地名的符号化,会将人们的认识带到一种固化的模式中去。我们一提到青海湖,就会联想起湖光山色,绿地黄花等平凡而美好的景象,更上一个层面,金银滩神奇的爱情故事和成为时代经典的那首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几乎将一个地名变成了人们追梦寻梦的永恒之地。当这一切几乎将所有人在脑海中对青海湖的印象变成一种教条的定式时,青海湖更多的隐秘景深,并没有被人们充分地认识与发现。表象中的事物,对于摄影艺术家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要用不同寻常的眼光去探寻青海湖的风景深度,也就是去发现它隐藏在“日常”状况下的“景深”。但凡能看到不同“景深”的眼睛,是一双神奇的眼睛,在摄影艺术家中,一部分人就拥有这样的一双神奇眼睛。

  在历史层面,青海湖的自然与生命属性,每一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征。这种特征是动态的,富有戏剧化的。这样一组神奇的图片,为观者的视觉带来了不同凡响的绝美盛况,使我们看到了青海湖隐藏在平凡之下的另一个不同世界。是的,这组图片记录了青海湖真正的“景深”。这种景深代表着青海湖自然的深度和生命精神的深度,是摄影家思想高度和精神深度在作品中的最高体现。在这里,如果再对诸如构图、用光、色彩等摄影的一切基本词汇重复陈述,对每张照片不惜笔墨地进行评论似乎显得多余,我们只能用几个字来总结——摄影,立足现实,超越现实;摄影,立足主观,跨越客观。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