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分享到:

做好“四个转变”这篇大文章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林玟均    发布时间: 2017-05-31 17:01    编辑: 朱月琴

  

  一

  上承中央精神,下接省情民意。2016年12月,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响亮提出,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四个转变”是省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体现,是深化省情认识的思路创新,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方法路径,准确把握了青海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与历届省委工作思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站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四个转变”这篇大文章,不断开辟青海发展的新境界,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二

  做好“四个转变”这篇大文章,深刻理解其辩证关系、重大意义,至关重要。“四个转变”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体现了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转变的物质基础;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是实现转变的重要保障;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现了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的进取精神,是实现转变的必要条件;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顺应自然、善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转变的重要内容。

  “四个转变”提出后,其精神深入人心、思路不断清晰、内涵不断丰富,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各族人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信心和决心。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玮认为,实现“四个转变”,是青海地方战略融入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国家战略视野的最佳途径,体现了省委科学实践、敢为人先的政治远见和时代担当。

  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李广斌说,“四个转变”是指导青海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只争朝夕、不懈努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地去落实,争做“四个转变”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四个转变”已成为青海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生动实践、务实举措。

  

   “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像现在这样方向感这么强,从来没有感觉到像现在这样信心这么足,从来没有感觉到像现在这样担子这么沉。”

  “四个扎扎实实”“四个转变”激活了青海发展的无限动能。

  镜头转向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我们仿佛看到,为动员群众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征求建议、搜集经验的各级干部;我们仿佛看到,当地牧民群众,从对草原的赖以生存,到自觉自愿保护草原,再到放下牧鞭成为新型牧民,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亚洲第一”,“青海最美”——天河之南的河南县,在“努力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的生动实践中,一路前行、一路收获。

  灭鼠、“治白”、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河南县“三大举措”不但造就了青海生态保护最好的草原,也使当地群众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养殖、生态看护转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从保护生态,治理生态,到调整结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牧民从草原上解放出来,走进企业厂房,从事二、三产业,转型成为新型牧民。可以看出,只有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百姓富”与“生态美”才能携手并进。努力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已为我省百万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耕犁”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

  只有把潜在的生态价值变成现实的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才能使青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只有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充分利用多民族聚居的文化优势和民族政策红利,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才能为青海社会稳定、产业壮大、文化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只有立足自身特色优势,主动把青海发展放到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大布局中去谋划,找到更多结合点,把握更多主动权,努力实现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才能推动新青海建设取得新成效。

  只有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提高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动效应,努力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才能形成发展与保护、保护与民生的良性循环,实现绿色富民。

  五

  当前,青海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更多发展机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谋新求变,以新视野谋划新思路,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主动转、加快转,努力在“四个转变”中不断开辟青海发展的新境界。

  加快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这是立省之本,核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持续加大投入,当好生态守护神,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维护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必须转变传统思维定式,放下经济总量小的包袱,把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起来,把高原生态农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等生态产业打造起来,打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两张牌,把循环经济和绿色生产、消费模式建立起来,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使潜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大省,进而向生态文明意识强、生态治理能力强、生态服务功能强、生态经济实力强的生态强省迈进。

  加快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这是省情之要,核心是凝心聚力。我们必须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这面旗帜,推动先进区创建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弘扬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各族群众广泛凝聚在党的周围,努力打造人心凝聚、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大省。

  加快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这是强省之策,核心是提高站位。我们必须把青海放在全国大局中去谋划,找到优势、找准方向,扬长避短、借势发展。紧扣强化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国家战略资源接续地功能、承东启西纽带支点功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对口援青、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国家战略,在新的发展阶段抢抓机遇、争取主动。

  加快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这是富民之计,核心是“三农”转型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民生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科学合理地发展农牧业优势产业,积极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走出一条农牧区生态得到保护、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共赢发展之路。

  站在新的起点上,青海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倍加自信,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倍加自信,将不辜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托,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展模式、领导能力、基本素质等方面实现大转变、大提升,变中求进、开拓未来,奋力开创青海发展的新局面。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