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分享到: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的五年·建设新青海
青海大地奏响脱贫攻坚进行曲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苏烽    发布时间: 2017-09-22 09:05    编辑: 朱月琴

  青海新闻网讯

  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村是去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去过的一个村子。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这个人口只有1636人的小村庄里,转变正在快速地发生着:长江源村有了新的村大门,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墙延伸到了村委会大楼旁边,这里还有一座现代的社区活动中心和一家农贸市场。

  “当时搬到这个地方就没有错,跟着党走日子越来越好了。”当时习总书记与之亲切握手的长江源村村民申格这样说道。

  今日视点

  随着我省脱贫攻坚计划的稳固实施,通过不断完善脱贫体系建设,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脱贫致富的路径已延伸至青海的每一处贫困区域,如山花般烂漫。

  一

  长江源村是我省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早一批步入致富路的村子之一,也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总体部署的一个缩影。

  村里的老支书更尕南杰回忆说,自搬迁到这里后,大家的生活日新月异。昔日里睡帐篷,现在住楼房;过去骑牛放马,现在骑着摩托车放牧,家家拥有小车;从前生病讲迷信,现在都到医院治病,而且还享受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大病无忧,小病不出村……

  在青海边远乡村,长江源村的富裕绝不是个例。这种富裕的基础是来自于天时地利人和——即把脱贫工作落实到了每一处,从易地搬迁、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到精神文化活动的大幕全面拉开,每家每户享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红利。

  一边是与贫困相伴的种种无奈,一边是跟着党中央的旗帜奋力前行,脱贫致富。于是一幕幕凝心聚力搞发展、一门心思要致富的行动已轰轰烈烈地在青海各地的贫困区域和贫困户家中上演。正是有这一个个坚实的脱贫实践,才有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好局面。

  有一组数据很好地诠释了我省在脱贫攻坚开局之年所获得的成绩:即实现了6个贫困县摘帽、404个贫困村退出、11.6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3.2%下降至10.3%,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这些成绩绝不是“数字化”的符号,而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心的体现,是积聚全社会能量,是成千上万的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战的意义所在。

  二

  他们是脱贫攻坚最前沿的人——和贫困群众最亲密、最贴心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组的同志们,从第一天驻村工作开始,走村入户,精准识别,传达党的各项惠民政策。

  他们还是第一眼见到贫困区域面貌的人,不断寻根问源,了解贫困群众的诉求,及时将贫困状况列单反馈,想方设法为村子找脱贫路径。截至目前,我省按照贫困人口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识别标准,采取“五看法”,通过多轮次拉网排查、多部门数据比对,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6万户、52万人。

  行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西滩村,春风拂过之地洋溢着幸福,“第一书记”马海鹏挤在人堆里磨破了嘴皮,看来他又忙着在为村民们讲政策了;

  在海拔3681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觉拉乡四红村“第一书记”田万宝,在烈日炎炎下教牧民们学习驾车技术,只为让处于贫困状态的牧民们多掌握一门技能;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扎布达村“第一书记”冯春晖带领村民们发展绿色产业,在村里种了1.3公顷藜麦,每位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1200元,这让扎布达村有了发展新业态;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庄镇台其庄村,111栋温室大棚焕然一新,高标准温棚的建设让村里的贫困户收入翻番,再加上博导“第一书记”何涛引进的花卉新品种,让大家鼓足了钱袋,开阔了眼界。

  ……

  他们中有的是机关的骨干、有的是警察军人、有的是企业员工、有的是专家教授。一年两年更多年,风吹日晒,呕心沥血,坚韧不拔。他们是村子脱贫的见证者,是群众观念转变的感受者,是脱贫攻坚大开全胜的坚强基石,是不走的扶贫“专业户”。

  为继续发挥和放大贫困地区干部的力量,切实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生力军、催化剂作用,不断接地气、结对子、攀亲戚,做好群众最有力的帮手,我省持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县联乡包村、驻村帮扶“123”工作机制,8位省级领导分包8个市州,39名省级领导定点联系39个贫困县,全省共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1310个,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

  同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结对认亲活动,全省10.9万名党员干部与15.4万户贫困户认亲结对,2500家省市县级定点扶贫单位与1824个“三类村”建立帮扶对子,落实各类帮扶资金超过10亿元。

  三

  脱贫攻坚如火如荼,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组织领导、顶层设计、政策宣传,分类施策、多方联动、项目策划、专项行动、行业扶贫等等工作有序开展,以及立足我省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覆盖范围广、综合性强、含金量高的“1+8+10”脱贫攻坚政策的迈步实施,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空前高涨,让他们看到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底气与希望。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就地脱贫的最有效方式。西宁市横空出世“乡趣卡阳”“花海农庄”“稻草人”等乡村旅游品牌;海北藏族自治州培育特色产业的扶贫产业园势头猛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农村淘宝项目;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县的“拉面经济”方兴未艾;曲麻莱县“四种”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营发展模式充满生机。一批批脱贫攻坚典型在饱含活力的脱贫沃土中涌现而出,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特色产业,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共扶持带动约16.2万贫困群众增收。

  2017年,我省持续加大产业扶贫专项投入力度,按照扶持标准,计划实施24万人到户产业扶持项目、13个县扶贫产业园和50个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加上2016年已安排规模,到户产业实现全省40.2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覆盖,39个县(市、区)扶贫产业园全覆盖。

  与此同时,还将继续落实实施2.2万户、9.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短期培训超1万人次的就业转移扶贫项目;跨13个县(区)在西宁、海东和环湖等地区实施的电商扶贫项目;50个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等,加之金融扶贫、保险助推扶贫、互助资金扶贫、社会扶贫的联动推进。

  在距离2020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日子里,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对于推动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满怀信心。将继续提振奋发有为、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砥砺奋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并肩而行。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