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您的位置: 青海党的生活网 / 首页轮显

分享到:

在岁月深处打捞河湟文化碎片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马晓彬    发布时间: 2018-01-19 14:55    编辑: 朱月琴

  ——大型人文系列纪录片《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拍摄随记

  悠悠华夏五千年,文化瑰宝灿若星辰,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散落于民间乡野,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足迹,闪耀出灿烂夺目的文明光华,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留下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成为后人追慕和缅怀祖先最具说服力的活化石。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西陲古城西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宗教多元并存,民俗风情瑰丽多姿,形成了鲜明独特、厚重多元的高原文化形态。异彩纷呈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以其多样性、生动性、个性化的原生态风貌,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文化魅力,沉淀着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西部的文化精神高地之上独树一帜。

  为及时抢救发掘日渐濒危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宁市积极响应国家非遗工作总体部署要求,全面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体系,通过文化专家认真筛选、论证和评审,确保非遗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西宁广播电视台以此为契机,与西宁市文联携手合作,联合拍摄了青海第一部反映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人文系列纪录片——《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

  纪录片主人公之一的马掌工匠李生清在挂马掌

  1.

  作为担纲拍摄制作该片的承制部门,西宁广播电视台帧彩影视创意有限公司本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履行主流媒体责任使命和打造影视文化精品的理念宗旨,全力以赴投入此项创作任务,专门选调精英团队,组建成立摄制组。并依托西宁市非遗办提供的民间非遗传承人名录,着眼于具有突出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能充分展现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的典型代表,注重特色鲜明、影响广泛、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等目标选项。

  通过缜密细致的前期调研和筛选工作,最终确定了十位非遗文化传承项目代表人物,作为重点拍摄记录对象。包括马掌工匠李生清、铸钟师傅李尚奎、丝毛挂毯织造者汪巧银、银铜器鎏金工艺师何满、河湟八门拳掌门人杨学海、民间剪纸艺人李桂兰、青海老八盘烹饪名厨范增福、砂罐烧制作坊主苏德英、百年陈醋企业家张有吉、皮影戏影子匠周邦辉。

  十集纪录片《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聚焦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民间手艺人的毕生坚守,传承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容涉及工艺、技艺、曲艺、民俗等不同层面,涵盖西宁市区以及湟中、湟源、大通等周边县域的河湟文化圈。纪录片共分为《掌上的功夫》《遥远的绝响》《岁月的经纬》《匠心的锤炼》《八面的威风》《纸上的乾坤》《河湟的飨宴》《泥土的涅槃》《日月的酝酿》《铿锵的光影》等十个篇章。通过选取不同的角度和亮点,因人因事铺陈设计,精心组织内容结构,采用纪实、追忆、讲述和访谈等多种电视语言,以故事性叙述手法娓娓道来,在既定篇幅内把握可操作性的表达空间,集中介绍传承流脉、工艺特色、制作流程、生存状态和市场前景。

  纪录片主人公之一的皮影戏影子匠周邦辉在农村演出

  2.

  十个匠人,十种手艺,十个心愿,十个梦想。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时代深深的烙印,都有一段传承与坚守的心路历程。

  在现代市场经济影响和多元文化冲击下,马掌制作技艺渐渐被时代冷落,面临人亡艺绝、濒临失传的困境。李生清是湟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掌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李氏马掌分为七眼掌、六眼掌、四眼掌等不同款式。取材于国标钢筋,经炉火高温煅烧、淬火,精心锻打铸造而成,讲求十火一百二十锤的传统工艺标准,以独特的工艺技术和过硬的品牌质量得到用户信赖。李生清在钢铁和炉焰中锻造着掌上功夫,坚守三代传承的百年技艺,完成先辈的期许和厚望。

  李尚奎的祖辈长期在湟中西纳川传承铸钟手艺,也为河湟两岸的寻常百姓生产日常用品。到目前为止,李尚奎所铸钟最大的直径约有3尺,重达500斤,仅靠一己之力完成繁复精密的铸造工序,在小小农家院呈现非凡的传统技艺,用心血和智慧传播着品牌声誉,铸就属于家族的历史印记,也表达着内心无法放弃的执著和坚守,成为青海传统铸钟业的硕果仅存。古老的钟声依然回荡,传统文化大音希声,渐行渐远,成为历史长河中遥远的绝响。

  汪巧银在手工挂毯织造业磨砺了四十多个春秋,历时数年创作完成五十余幅经典作品,积累了丰富深厚的技艺经验。传承数百年的手工丝毛挂毯编织技艺,工艺细腻精美,技术难度大,艺术水准高。如今手工挂毯织造品在工艺品市场已退为小众产品,行业发展日渐式微,甚至面临断代失传的窘状。但她从未放弃薪火相传的责任使命,十多年来坚持授徒传艺,坚守于逼仄的空间,在方寸尺幅内经天纬地,也感召女儿加入传承事业,在岁月的经纬里淡泊自守,触摸生命的质感和温度。

  何满是湟中县鲁沙尔镇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和省级一级美术工艺师,已有三十多年从业生涯。祖辈三代都靠这门手艺吃饭,经过精雕细琢,千锤百炼,形成精美考究、精益求精的价值品质。每件作品有几十道工序,一锤一錾纯手工打制完成,工艺精美,图案华丽,造型生动,手法独特,真金白银货真价实。他现在面向更多年轻人传授技艺,不断摸索创新,开辟发展空间。匠心灵韵的文化精魂,在不断的锤炼锻打中日臻成熟。

  杨学海是青海驷意八门拳掌门人和第六代非遗传人。自幼习武练功,多方拜师学艺,系统掌握继承了本门拳理拳法和棍理棍法,并坚持传承推广。这项古老拳种独步西北三百年,博采众长,门类庞杂,变幻多端,适合实战技击或强身健体。经过长期的发展流变,形成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杨学海整理文献拾遗补缺,著书立说正本清源,奔走四方论剑江湖,身体力行匡扶道艺。最后的拳师栖息在都市边缘,让古老的生命韵律与时代相和谐。

  李桂兰是湟源县大华镇何家庄村人,自幼心灵手巧,醉心剪纸,在四里八乡小有名气。河湟民间剪纸艺术粗犷硬朗、朴拙生动,多采用传统技法,讲求刀味与纸感,展现一阴一阳天地乾坤,蕴含一正一反辩证哲学。她的技艺手法圆熟,构图新颖精巧,线条优美流畅,形象灵动传神,散发出大俗大雅的乡土气息和高原风韵,被列入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录。李桂兰广泛收徒传艺,让剪纸走出乡野走进校园,在农家炕头与姑娘媳妇团团围坐,运剪如风,在镂空的时光里对折生命印痕。

  范增福为完美呈现地道纯正的河湟传统飨宴青海老八盘而精心筹备。老八盘做工考究,程序严格,品类丰富,口味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呈现出河湟食俗的尊贵礼仪。他所烹制的特色老八盘以“八凉八热”为主菜,展示出煎、炸、蒸、煮、烩、熘、炖、烧、炒等传统烹饪手法。他们父子俩同案共厨,配合默契,每道菜品凝聚两代人心血浇灌。范增福积极发掘整理传统菜谱,进行传帮带授艺培训,寻求行业创新发展。子承父业的血脉相传,让人间的烟火和文化的温馨也升腾不熄!

  苏德英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良教乡桥尔沟村的农民。娘娘山下盛产的质地细腻的黄土和大通煤矿富藏的青泥,形成了桥尔沟村二百多年的砂罐烧制传统。他家的场院里完整地保留着仅存的作坊窑炉。烧制手工砂罐严格按照传统工序,原料材质与温度火候要求极高,所选天然砂石耐高温酸碱,无沙眼瑕疵,不炸裂变形,可烧制各类款型器具,曾是河湟地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溢满青海人温暖的岁月记忆。苏德英用心塑造着泥土,将生命和梦想熔为一炉,涅槃出桥尔沟村的精神造像。

  张有吉是土生土长的湟源汉子。日月山脚下的农作物青稞、优质水源和日照条件,赋予了湟源陈醋的味道与酿造方法。

  张有吉十余年苦心经营,依托优势资源,承袭古法技艺,精心酝酿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经过五道工艺、六十多道工序,加入近一百多味中藏药材,酿造出香醇浓郁的湟源陈醋,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优特产,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还引进现代化先进生产技术,大力开发系列食醋产品,远销省内外和国际市场,让百年老醋再吐新香,飘溢时代芬芳。

  周邦辉是大通县黄家寨镇东柳村农民皮影戏班新艺社班头。长期扎根基层演出,每年冬春两季带领戏班走村串乡,辗转巡演,行程两万多公里,累计演出上千场。表演水准和行业声望日益提升,被评为国家级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河湟皮影独具腔韵,将美术、音乐和戏曲融为一体,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深受河湟百姓的喜爱和追捧。周邦辉用梦想支撑着光影艺术的舞台,风雨兼程边走边唱。

  纪录片主人公之一的河湟八门拳掌门人杨学海在练功

  纪录片主人公之一的民间剪纸艺人李桂兰在农家炕头传授技艺

  3.

  纪录片《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拍摄制作历时一年多时间。摄制组辗转城市街巷和农村牧区,足迹踏遍河湟山川,历经春夏秋冬,深入实地寻访硕果仅存的非遗传承人,真实地记录他们的精湛技艺和沧桑人生。

  为提升纪录片的拍摄水准和品位,确保民俗文化知识的精准传达,制作方曾多次邀请本地文化专家、学者,就影片的主题脉络、文化内涵、表现形式、风格定位等进行严谨细致地研讨论证,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打磨梳理,臻于完善,力求小处着眼,细微处见精神,凸显人物故事的生动鲜活,注重文字画面平实简约,把握结构篇章精巧隽永,赋予更多的知识讯息和人文思索。面对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现实困难,拍摄人员起早贪黑,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十集纪录片的摄制任务。

  据拍摄团队介绍,该纪录片试图通过影像和文字的记录传达,追寻祖先背影,重现家族荣光,讲述寂寞心路,展现匠心情怀。在逝者如斯的岁月流沙中,去深情回眸那些渐行渐远的时间物证,打捞土地和生命的记忆碎片,见证艺术与情感的血脉传承;留存技艺珍品,体味文化沉香,呼唤精神回归,让岁月的芬芳熨帖现代人的情感和心灵。

  有热心观众谈了自己的观后感,纪录片《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的播出,生动地展现了我省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风骨灵韵,为全新解读高原民族的人文传统、品格气质和精神内涵,大力传承和发扬祖辈遗留的精神财富,有效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生命脐带,打造西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留存了一份丰富珍贵的影像文献资料。

  省内业界人士认为,纪录片《即将消逝的文化印记》深入挖掘河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使古老的传统工艺和民间文化彰显生机与活力,为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让更多观众在文化瞻仰和心灵洗礼中,感受古老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和传承力量,激发内心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更加热爱青海,感恩青海。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