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理论学习 | 党建巡礼 | 基层视线 | 党性修养 | 基层信息 | 文化生活 | 广闻博览 | 编读互动
现在的位置: 青海党的生活网理论学习理论经纬
适应时代要求 强化党的作风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12-28 11:38:47
编辑: 崔雅丽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党风建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做出了独特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战略部署更需坚定不移强化党的作风建设,以良好的执政形象带领和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目标奋斗。

  一、党的作风及其特征

  (一)党的作风的基本含义

  党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一个政党的作风是其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性质不同、世界观迥异的政党,会表现出不同的作风。因此,决定政党作风的内在因素,首先就是政党的性质和世界观。不同政党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导致他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上表现不同,解决问题的准则不同,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方法途径自然也就不同。在实践中,不同政党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中则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一个政党的作风总能够从一些特定方面表现出该政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在行为有利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之特征,同时也决定了党的行为方式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二)党的作风的特征

  一是,党的作风具有党性特征。党的作风不同于其他的社会风气,它具有十分强烈的党性。党性是政党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决定着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党性是党的作风的根基,党性通过党的作风表现出来。客观存在着的党的作风必定与政党自身的性质、宗旨、使命相适应。如果政党的性质宗旨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相一致,那么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适合于人民利益的作风及形象;反之,政党刻意雕琢的作风或形象则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同。

  二是,党的作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可变性。党的作风是发展变化着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时代的要求不同,政党的地位、任务不同,会逐渐产生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作风。良好作风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加之个体党员之间的差异,已经形成的作风也不可能同时在所有党员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更加需要大量艰苦细致深入的工作,甚至可能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够最终确定并传承下来。同时,由于政党是生存于社会环境之中的组织,政党的作风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环境。因此,作风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永远在路上。

  二、党的作风建设事关大局

  由于决定党的作风的内在因素往往也是影响党的形象的因素,因此,一个政党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其形象的展现,更关系到人心向背。在新的形势下,外部环境变化不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态势不断演进;内部发展日益精进,党的建设在不断推进中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发生这些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意义重大。

  (一)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

  (二)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由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奠定的,其中,群众基础至关重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使命任务,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群众基础。从革命到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以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良好的党群关系作为党的政治优势,使具有不同利益要求的众多社会群体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信心,汇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浩荡洪流,这无疑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三、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党的作风建设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对一个政党作风的评价,主要不是根据党的自我感觉判断,而是由人民判断,其评价标准以是否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认同为依据。

  首先,以贯彻党的执政理念为基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就是我们党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标准。正因此,在革命战争的艰苦环境中,我们党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赢得了胜利。在执政条件下,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则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自觉地以各种方式防止这种危险,使党员、干部置身于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监督,是一个极其重要而且必要之课题。

  其次,通过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人民利益至上表现在党的行为方式上应当首先体现为制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反映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维持社会公平公正,帮助困难群体。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与人民群众心相连、同呼吸、共命运。

  (二)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制度化原则

  党的作风是外在行为表现,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促进党的作风建设步入制度化轨道。

  首先,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须依靠制度。党内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由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党内规章和规则的总称。制度建设是组织根据现实的发展变化改进原有规章,或建立新规则,从而达到对组织及成员进一步规范管理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又一鲜明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的必要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不仅为新形势下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

  其次,党风建设必须要有制度化环境。回顾党的建设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建设为核心,纠正过党内的错误作风与倾向,保证了党的性质,为党胜利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保障。同时,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也伴随党的日益壮大而不断推进。时至今日,对于一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以更加完备的制度化体系管理好队伍,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

  (作者:王蕙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分享到:

   
 
人民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中国网 | 党建网 | 求是理论网 | 央视网 | 博看网 | 学习时报 | 宣讲家 | 青海日报 | 青海广播电台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