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理论学习 | 党建巡礼 | 基层视线 | 党性修养 | 基层信息 | 文化生活 | 广闻博览 | 编读互动
现在的位置: 青海党的生活网文化生活文化视野
英雄、草原与众生--多维视角的文化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
来源: 青海《党的生活》
发布时间: 2019-06-20 12:55:04
编辑: 王冬燕

  纵观人类文化史,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曾产生过伟大的创世史诗以及英雄史诗。然而那些辉煌的诗篇,大多已经消失于历史的动荡变迁,或者僵死于文字的书面记载,唯独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通过艺人的口口相传,成为世界上唯一一部至今还在民间不断传唱和演绎的“活态史诗”。也就是说,英雄格萨尔不只是活在史诗中,而且活在草原上。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或者说“格萨尔”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

  多维视角的大型文化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通过大量的实地拍摄、专家访谈、民间生活、艺人采访、文本解读、文献支撑,成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第一,纪录片为我们了解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打开了一扇窗户。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的第一部全面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的大型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已于去年12月底播出,成为纪实频道去年的收官之作。

  此片由上海市委宣传部、青海省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青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是上海文化支援青海的又一举措,得到了两地宣传部领导的重视与关心。全片分为三集,讲述被誉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所诞生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渊源,在描绘格萨尔文化版图的同时,向世界呈现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形态、民族风貌、草原文明及格萨尔艺人的传奇故事。

  “这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展示伟大史诗《格萨尔》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表示,《格萨尔》文化是中华民族进行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的丰富宝库,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文明的华彩篇章。纪录片的成功播出和广泛传播,对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藏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通过纪录片的介绍,我们知道,《格萨尔王传》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世界上最长的说唱体民族英雄史诗,于11世纪以来创作流传于今青海、西藏及甘、川、滇藏区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民间,至少已经有1000年的历史了。史诗叙述了天神之子格萨尔在人间南征北战、斩魔除暴、造福于民的辉煌业绩。这部史诗被历代说唱艺人以口耳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发展。到20世纪末,搜集整理到的《格萨尔王传》已有150余部,150多万行,1000万字以上,出场3000多人,主要人物80多个。史诗是一部青藏高原古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涉及远古神话与传说、地理、历史、经济、军事、宗教、医学、道德观念、习俗、生产与生活方式、语言文学、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对藏族社会的发展、对藏族群众的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在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而“格学”的研究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这部纪录片并非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而是注重以文化的视角,讲述了《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什么样的史诗,格萨尔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格萨尔现象的来龙去脉。

  第二,纪录片制作团队艰苦跋涉青藏高原,奉献纪录片精品力作。

  格萨尔史诗博大精深、体量庞大,对年轻的纪录片团队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导演组数次赴青海进行看景,走访了果洛州的久治县、达日县、甘德县、玛沁县、玛多县,黄南州的尖扎县、泽库县,玉树州的治多县以及西宁等,搜集材料、局部拍摄、寻访民间艺人、拜访专家,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拍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回沪后,团队对纪录片的主题、提纲进行了反复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书籍,形成了可操作的初步文稿,并对纪录片所要追求的影像品质、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6年的夏季直至2017年的春节前后,纪实频道的五支摄制组先后十数次来到藏区,足迹遍及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雪山、草原、牧区、峡谷、江河等,长时间奔波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区域。分集导演张艳芬不听当地同行的劝告,冒着大雪开车十几个小时进入海拔4000多米的果洛,只为拍一场传统的藏族婚礼。“鹅毛般的雪花打在脸上的刺痛感觉,山路上车轮不停打滑的惊心瞬间,至今都成了难忘的记忆。我们尽力了。”

  分集导演史嘉年在高原一呆就是两个月,拍摄期间,一次路面塌方,车上没水没粮,在零下十几度的草原搭简易帐篷和衣而睡……说到这些,她却很淡然:“其实在藏地拍摄,任何的摄制组都有一把辛酸泪,苦和累是标配,说点高配的,摄制组同事兄弟般的相互鼓励和支持才是最值得回想的。”

  青海同行戏称他们是一支“高冷”的团队。

  摄制组不仅在藏区拍摄了四季风景、说唱艺人、民俗生活,还在北京等地,采访了大量的格学、藏学、文学、人类学、历史、地理等专家学者,拍摄了众多珍贵的格萨尔史诗文献。

  前期拍摄结束后,团队又对文稿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并在青海召开了脚本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各方的评价和建议。获得了广泛的肯定与好评。一致认为,此片从创意策划,直到今天的素材和脚本,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自信的生动案例。文稿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凸显厚重感,富有表现力。历史与空间的跨度,神圣与世俗的交融,民间与学术界的纵横,脚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上海纪录片团队踏实严谨的作风,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青海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称“上海年轻的团队为古老的史诗带来新鲜的解读。”

  第三,纪录片对史诗诞生、存在、传承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果洛,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称为玛域(黄河源头)。这里的神山圣水,造就了果洛神秘壮美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山山水水,被赋予无数美丽动人的传说,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

  纪录片从自然环境深入到人文和历史的领域,通过专家讲述、史料分析、当地人的不同生活感悟,探讨了史诗生存的特殊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果洛民间文化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口头文学极为发达,最重要的当然是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说唱与传承,其次还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故事、诗歌、谚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间广为说唱,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形式也构成了另一个特点,就是文化与地域环境的融汇,比如格萨尔的故事与宫殿和城堡遗址以及各种神迹联系在一起;神话传说与雪山湖泊联系在一起;草原上传统的赛马射箭活动与格萨尔英雄精神的张扬等等,它们密切了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格萨尔,一个让藏族人民千百年膜拜的英雄,就是在这里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他为了和平安定,征战四方,除暴安良,反对侵略,最终实现了岭国的统一。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是在这样的自然和文化怀抱中孕生与成长的人类文化瑰宝。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研究资料。果洛是安多、康巴文化的交汇点,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格萨尔史诗的发祥地。作为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独特、本真性保持最完整、说唱艺人最多、影响力最广泛的地区之一,果洛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

  第四,纪录片通过多才多艺的传播者,为我们分析了史诗传承的民众心理因素。

  这部大型纪录片具有多元化思维、多角度展示、多领域涉猎的特点。其丰富的内容,不仅展现了格萨尔史诗存在的自然环境,格萨尔英雄精神诞生的历史人文条件,更加注重分析了格萨尔信仰得以传承的生活基础。

  跟随镜头,我们看到,时至21世纪的今天,果洛境内甚至仍然有传袭格萨尔史诗时代生活方式的“格萨尔部落”,其现实人物生活在各种角色之中,在日常生活与行为中,在心理上,仍然传承格萨尔史诗中的生活古风。在玛域草原,人们以格萨尔为楷模,以格萨尔的理想信念为规范,以格萨尔的英雄事迹为行为模式,养成了“开口必讲格萨尔,发心必念格萨尔”的地方文化传统。而在果洛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都有格萨尔文化的烙印,流传着与之相关的风物传说。可以说,格萨尔已经成为一种信仰,融入到民众的精神血脉,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

  活生生的艺人,特别是说唱艺人,是格萨尔史诗之所以保持“活形态”的直接因素。纪录片通过大量的采访,揭示了艺人在史诗传承中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意义和地位。

  从说唱艺人的身上,可以显示出藏民族卓越的智慧和文化创造力,他们不仅让格萨尔史诗得以传承、传播和发展,也为雪域民族民间文学,乃至藏地文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格萨尔艺人不仅仅是在讲述过去,他们身上也体现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果洛境内有“本子多”“艺人多”“遗迹多”的特点,并且在民间有“说不完的格萨尔”(说唱)、“写不完的格萨尔”(手抄)和“画不完的格萨尔”(绘画),其环境也与史诗中吻合较多。最重要的是,《格萨尔王传》在文化、心理和生活上对百姓的影响根深蒂固。英雄格萨尔奉天意而救世,艺人亦奉天意而传颂他的业绩。

  最后,纪录片提出了深度的文化思考:格萨尔的战马将驰向何方?

  纪录片以深邃的思维和宽阔的视野,严肃地探讨了格萨尔史诗在雪域高原、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和艺术特点。2009年,《格萨尔王传》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也证明了它在世界和人类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所以这部纪录片更加难能可贵地拍摄了史诗对世界的影响,并且采访了国外专家的保护和研究情况。

  然而,无论果洛、玉树、甘孜,还是格萨尔史诗故事流传的所有地域,都不再是封闭的失落之地,同世界各地偏远地区一样,现代文明的影响力强势而入,影响衣食住行的现代物质元素,影响思想观念、精神娱乐、审美情趣的文化元素,正在大规模地输入,特别是被年轻一代不可抗拒地很快接受。我们如何看到史诗与史诗的传承?我们如何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护这一传统文化的面貌和它的价值?都值得深思。

  作者单位:(青海省艺术研究所   耿占坤)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分享到:

   
 
人民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中国网 | 党建网 | 求是理论网 | 央视网 | 博看网 | 学习时报 | 宣讲家 | 青海日报 | 青海广播电台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