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时政要闻 | 理论学习 | 党建巡礼 | 基层视线 | 党性修养 | 基层信息 | 文化生活 | 广闻博览 | 编读互动
现在的位置: 青海党的生活网专题策划
“两路”精神再放光芒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8-15 16:07:23
编辑: 许籍尹

  本刊记者• 许籍尹陈奇编者按:日前,本刊记者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团,赴格尔木蹲点调研,走进陆军青藏兵站部某汽车运输团、将军楼主题公园、长江源村、国营格尔木农场、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公路总段等地采访,兹分上下两期报道“两路”精神、“柴达木”精神以及中国钾肥业发展情况,敬请关注。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两条靓丽的彩虹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被世人称为天路的川藏、青藏公路。川藏、青藏公路的胜利通车,是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旧西藏,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响应党中央、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号召,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过11万藏汉筑路军民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于1954年12月25日胜利通车拉萨。两路的胜利通车,开创了西藏现代交通事业的新纪元。在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的艰难岁月里,公路几乎每延伸一公里,就要倒下一名烈士。面对生死考验,建设者们叫响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口号,3000多名筑路英雄长眠高原。如今,行走在高原天路上,我们仿佛又听到当年建设者们呼喊的劳动号子。60多年过去了,那些为修通川青藏公路献出青春和生命的英雄并没有被人们忘记。距离拉萨一千多公里的格尔木有一座将军楼,它是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当年,慕生忠将军从这里出发率领筑路军民,仅用了7个月零4天就修通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也让格尔木从戈壁荒漠变成一座高原名城。伟大的工程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以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为起点,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交通运输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至路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川藏、青藏公路已由昔日的战略防御线,变成了今天的国家边防生命线、经济社会发展线、民族团结友谊线、社会稳定保障线。同时,四川、青海两地的交通运输事业在新时期中,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铺下的是道路,树立的是丰碑,通达的是财富,凝聚的是民心,每一条路都是连接党和国家与群众的桥梁。随着时代进步,“两路”精神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培育造就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拼搏精神;“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军民团结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开拓创业精神;“道班为家,甘当路石”的爱岗敬业精神;“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精神贵在传承。60多年来,“两路”精神鼓舞和感召着青海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时光飞逝,歌声嘹亮,踏着前人奋斗的足迹,我们站到了扬帆起航的新起点。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两路”精神必将为青藏高原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伟大征程中淬炼升华、辉映时代、深入人心,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题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气质,但让每一个民族抬头挺胸的精神底气则无一例外源于传统。上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也许已经归于平淡,但那种大无畏的气概,心系国家苍生的情怀不会消散,今天走过这两条路的人,包括年轻的80后、90后,仍能受到“两路”精神的洗礼。这种精神上的血脉相通,正是伟大事业的遗传密码。冲锋陷阵永担当团结一心勇向前———记格尔木公路段甘森工区本刊记者• 许籍尹陈奇在格尔木这片荒无人烟的荒漠中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又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不畏酷暑、不惧严寒、扎根在这片高原荒漠中,他们秉承着老一辈公路人传承下来的“两路”精神,拧成一股绳,日复一日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是承担着省道318线110公里的养护任务的格尔木公路段甘森工区。他们是一支“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的英雄队伍。

  甘森工区地处格尔木西省道318线260公里处,养护路段平均海拔2900米,地形地貌复杂,环境恶劣,养护任务繁重。2018年4月该工区组建了“甘森军人工区”,所有职工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生活中相互关爱、互相照顾,在困难面前人人向前、勇于分担,在成功面前,共享成果、共同快乐。戎装虽已脱下,初心从未忘却,他们时刻牢记着党和国家的使命,保持着良好的军人作风,在工区内的生活起居严格按照部队的作息时间执行,被褥的摆放也按照部队的“豆腐块”进行叠放。在工作中,他们把单位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当成自己铁的纪律,不论任何养护任务,他们都会按照规范要求,摆放好各类安全警示标志,使得工区自成立至今,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他们靠部队铁的纪律、铁的意志在格尔木这片荒漠戈壁上构建了一支为青海交通事业无私奉献的生力军。

  甘森工区地处偏远、生活环境艰苦、气候条件恶劣、日常的养护任务繁重,一群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这种地方能够去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已是很不容易,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地扎根在这里?是什么让他们在这片荒漠戈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责任,是心中那份对青海交通事业奉献的热忱,是祖辈们传承下来的“两路”精神的时刻激励。社会繁荣稳定的发展,总是需要一批人去奉献自己,既然路已经在脚下,那么甘森工区这群小伙子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是烙印在他们心中的口号、“大美青海、美在交通”是促使他们走下去的动力。自2018年4月甘森军人工区成立以来,为了确保自己工区所辖养路段的“畅、安、舒、美”,顶烈日、战风沙、迎酷暑、冒严寒,就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加班加点、带病上岗就已经不是他们眼中的困难。2018年,这17个小伙子就完成了填补路基缺口316立方米、整修路肩边坡23184平方米、清理涵洞35立方米、清除杂物110立方米、巩固110公里标准化养护示范路的艰巨任务。同时,为了确保所辖养路段能够安全度汛,他们自行加大公路巡查力度,认真排查每一处桥梁涵洞,详细记录各类统计数据。2018年7月2日,省道318线K203+950处(那棱格勒河8#桥东岸)上游护岸墙内侧填土被洪魔涮空360立方米,护岸墙倾斜、坍塌30米。发现险情后,甘森工区的17名小伙子第一时间奔赴水毁现场,立即投身到抢险工作中去,他们众志成城,克服一切困难,日夜奋战在抢险第一线。他们编制铅丝笼、修筑拦水坝,他们用年轻却又布满老茧的双手,抬起了一块块巨石、扛起了一袋又一袋装满砂石料的麻袋,就这么餐风沐雨、幕天席地坚守了三个月,困了就在土堆上打个盹,渴了就喝上一口凉水,他们在工区长李军同志的带领下,不畏身后的洪魔、不惧漫天的粉尘,他们的肤色变成大地的颜色,他们的脸上却始终透露着与洪魔抗战到底的决心,最终他们扛过了日晒、受过了雨淋、挨过了饥饿,他们胜利了,他们为那棱格勒8#桥至塔尔丁1#桥辖养路段的顺利度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决心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甘森军人工区是一个由退伍军人构成的工区,在抓好日常的养护工作以外,保持住军人本色,建造一支铁的队伍也是甘森工区最初的目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把政治业务的学习和养护生产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工区长李军同志的带领下,职工们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在全工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开拓创新,利用闲暇时间钻研学习公路养护相关知识,利用公路废旧沥青油皮制作了冷补沥青混合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垃圾捡拾器,同时,利用洒水车和路肩压实器对辖养的110公里双向沙土路肩进行了反复碾压,效果良好,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2018年度,该工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以“小种植(小养殖)、小洗衣(浴)房、小书屋、小活动室(健身房、练歌房)、党员活动室”为主要内容的“六小工程”建设,同时对甘森工区院内外空闲土地进行了苗木栽种,形成了格尔木公路段辖养的省道318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发扬双拥优良传统,积极对过往的司乘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辖管线路上因车辆故障而滞留的司机乘客,提供住宿和饮食,为西北战区演习的新疆某部官兵提供住宿和厨具,解救线路事故车辆受伤人员5人,彰显了公路职工的精神风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风雨养护生涯錾刻人生路碑——记茶卡公路段职工周宽余本刊记者• 许籍尹陈奇48岁的周宽余,头顶着诸多光环,参加公路养护工作以来,他连续二十几年被评为段先进生产工作者,总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省公路局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党员。周宽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在公路养护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爱岗敬业之歌。一本本火红鲜艳的奖励证书就是他养护人生路上不断超越的里程碑。二十多年来,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坚守在养护一线,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受到同行的尊重和赞誉。二十多年来,他凭着对公路养护事业的热爱,把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作为职责,身体力行,和他的工友兄弟们养护起了一条平坦的高原千里文明大道,尽到了一名普通养路职工应尽的职责。

  干一行爱一行

  周宽余1984年参军入伍,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坚忍不拔、勇于拼搏、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品质。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从父辈手里接过了铁锹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着这看似普通平凡却时时考验自身意志和体现高原交通精神的公路养护工作。公路养护是个辛苦的工作,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他干一行爱一行,执着于公路养护事业。他始终坚持爱岗敬业,人在路上,路在心上。时刻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公路养护工作,扎实苦干。2003年,他被段上任命为茶西工区的副区长、统计员。统计工作要跟各种养护原始数据打交道,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但是周宽余却没有推却,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白天上路生产作业,晚上不顾一天的劳累,在工区办公室加班加点做内业资料,有时一写就是一夜。2005年迎接国检期间,为了确保工区提供的数据详实,他将五年来的原始资料全部拿出来铺在桌子上,每一册都翻了个遍,详细查漏补缺。连续几个月每天加班翻看资料到夜里一两点钟,所有的家务全都落在了妻子身上,妻子对他的这种行为刚开始不理解,怨言非常大,挖苦说“你千万别生病,你请假了这个段就不运转了”。可他总开导妻子说工作是大事,每一个数字都是职工的辛勤汗水,请妻子理解他。慢慢地,妻子的抱怨变成了无奈,又变成了现在的理解和支持。2010年,又到了五年一次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大检查。为了以良好的路容路貌、路况质量迎接检查,他对自己提出了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路调的要求,以便随时掌握养护路段的路况,协助工区长合理安排养护任务。为了掌握详实的路况又不影响养护工作,他没有要求派车,而是将自家的自行车放在中巴车的行李架上带到养护路段,午休时,他就骑上自行车开始前方路段的路调工作。实际工作中,他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新的工作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道班工作中建章立制,制定完善的工作、考勤、学习、机具等管理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约束、规范道班工人的行为。由于养护路线长,路肩车辙也多,工区职工人数少,养护工作量很大。看到职工的辛苦后,他搜集钢板材料,在家里翻箱倒柜,自己动手焊制了一个刮板机拿到路上刮路肩,大大减轻了工区职工劳动强度。区长说给他点钱,被他谢绝了。G109线,车流量大,且多数是载重车辆,养护维修任务重。尤其是旺尕秀山区路段交通量大,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辆带起一阵阵尘土,公路白色污染严重,就算不干活,在路上站一会儿都让人难以忍受,路面清扫保洁任务十分繁重。他带领班组成员,铲除路面蒿草,维护路容路貌,保持路面的整洁。2012年和2013年,两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四赛段都由青海湖骑行至茶卡到天峻,这对于茶卡段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环湖赛对路面状况和公路环保要求高,为保证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他带领职工早出晚归修补坑槽。由于缺少修补路面的机械,沥青混合料就得要人工摊铺。于是,别人踏上160多摄氏度的沥青混合料,一会儿脚心烫的就得换,可他为了多干一会儿,补油时特意穿上千层底的老布鞋。同志们深深地被他的敬业爱岗精神所感动。路与环境整治工作是提升大美青海升级版形象的重要举措。今年,茶卡段开展了路域环境治理工作,每个职工都划分了自己的责任路段。有一次,他们工区有一位同志在捡垃圾的时候,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地干完了自己责任路段内的活。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周宽余顺便过去看了一下,发现问题后走到那个人面前说:“你今天干的这是啥活啊,一点都不仔细,我们是给自己干活,不能因为你今天的偷懒给大家增添负担。”说完,一声不响地拿起编织袋捡起了路边的饮料瓶。那位同志红着脸,低着头,默默地跟在后面。

  敬业是对责任的诠释

  在近二十多年的公路养护中,他把全部的心血、汗水都倾洒在所热爱的公路养护事业上,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五个好”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带头,脏活、累活、重活抢着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创建和谐公路交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他一心扑在养路事业上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他和妻子是同事,家在茶卡,由于住房时间建成时间早,地势低洼,遇到大雨天气,积水经常涌到院子里。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日晚突降大雨,积水快速涌进他住的小院,当时,他在妻子的协助下全力排水,嘴里念叨着说这天路上不知道是啥情况。正在这时,段长来电话说要上路巡查,他二话没说,扔下手里的家什,将家中的事情丢给妻子,立即来到段长办公室。接受了任务后,火速组织人员冒着倾盆大雨上路巡查,巡查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多。等他回到家里,房间早已灌满了水,许多东西被水浸湿,一片狼藉。2012年夏天,他母亲患胆结石住院手术,由于是雨季汛期,他忙得没有时间回去,只能让妻子回西宁照顾住院的母亲,自己只能每天打电话询问情况。说起这事,他心里觉得很愧疚。2010年11月18日,G109线橡皮山路段降下小雪,雪虽然不大,但由于此路段弯多坡长,山高坡陡,海拔达3817米,又刮起7-8级的大风,积雪漫天飞舞,过往司乘人员视线不清,行车速度缓慢,最终因K2197+200处积雪严重,又遇一辆车在此处抛锚,寒冷的天气造成车辆汽油被冻,公路拥堵,交通中断。得到消息之后,周宽余立即带领值班职工,赶赴现场疏通道路,在湿滑坚硬的积雪路面上,硬是用十字镐、钢钎和铁锹铲出了一条3米宽40米长的路面,疏通了拥堵车辆。千里运输线,无尽人间情。高原道班工人不仅是公路的养护者,更是生命的守护者。 2012年7月21日下午,周宽余下班返回途中,在K2267+680处,一辆卡车与一辆油罐车发生追尾。他忘记了一天的劳累,立即组织职工进入现场、维护交通秩序,并及时将三位重伤人员送往茶卡卫生院。多年来,他们救助过多少困难百姓、灾区群众,帮助过多少过往司乘人员和旅客,谁也说不清。在担任十多年的副区长岗位上,他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提高工区整体水平,必须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搞好养护工作最基本的前提。他积极倡导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激励着工区的每个职工。茶卡段有两座旱厕,隆冬时节因为冰冻无法使用,为了方便群众,只要周宽余在,他都会用钢钎铁锹将两座厕所冻硬的冰坨砸开打扫干净,方便大家使用。有职工病了,他会送药上门。工区哪一位职工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班上有新分来的年轻职工,离开家或学校刚到茶卡,一段时间不适应,工作吊儿郎当不负责任,于是,他经常让妻子做些好吃的,把这些年轻职工叫到家里打牙祭,给他们家一样的温暖。许多同事家在外地,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他便经常把他们换洗的衣服拿回家洗净熨平,让他们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大家都说他给予家里人的太少,给予别人的却很多。

  用业绩书写奉献

  在长期的公路养护工作中,周宽余凭借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养护知识和经验。近三十年的工作经历,记载着他风雨养护的人生历程,茶卡段有多少养护里程,哪儿的防护设施较弱,状况如何,他心里门儿清。1988年复员参加工作,当年就被中共格尔木公路总段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员,1989年就被格尔木公路总段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此后每年被总段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青海省公路局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中共青海省公路局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周宽余近三十年的养路历程,感动着大家,职工们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称呼“高原老牦牛”。

  雪域之巅的忠诚誓言本刊记者• 陈奇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口。这里常年风雪交加,严寒冰冻,大气49%的缺氧量,属于生命的禁区。有一句顺口溜足以说明这里生存环境的恶劣:“到了不冻泉,最多活三年;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一过唐古拉,就别想再回家!”4月下旬,从格尔木出发,带着对神秘唐古拉的畅想,我们跟随执行进藏物资运输任务的陆军青藏兵站部某汽车团四营十连车队向着青藏公路的最高点——唐古拉山口兵站进发。一路上头疼、脑胀、恶心、呼吸加快、胸堵等高原反应接踵而来。第二天天黑前,我们终于赶到了青藏兵站部驻唐古拉兵站。“到了!下车时慢一点!”连长从驾驶室里下来,拖着自己的背包,声音没有了平时的洪亮。我们悠着劲儿把背包放到车下,手扒住大箱板慢慢往下出溜。脚好像完全没有一点力气,一挨地,虚弱得像踩到了棉花似的,顺势慢慢地放开手,只能软面条似的就地靠在包上,十几分钟后,才缓过一点劲儿来。而政治指导员李帅下车后旋即组织官兵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伫立在高高的唐古拉山口的西部军人雕像,遥望远处的格拉丹东皑皑雪山,那是万里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口是青藏线上最高点位,这尊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为褒扬青藏线军人而树立的西部军人雕像,就是纪念当年舍生忘死修建青藏线的先烈们的。”连长臧国祥介绍说,官兵执行任务每次路过这里都要重温入党誓词、祭奠革命先烈、感悟心中责任。作为老汽车兵的营长魏向军告诉我,在这座雕像前开展教育,目的就是让官兵们感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从而找到人生的价值坐标。“青藏线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磨砺了我的筋骨。”四级军士长谢伟利对这次活动有着别样的体悟:“海拔是一种高度、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虽说年底就要退伍了,但将来只要有机会我还会重走青藏线的。”这位陕西籍的老兵已在青藏线上驰骋了16年,每次出发,他都要求驾驶任务最重的车辆,深入最危险的路段。谈起青藏线,连续多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的他格外激动,最难忘的一次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风火山遭遇地方大车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大堵车,战友们顶风冒雪,大力发扬团队“三五六八”好传统,齐心协力帮助地方交管部门疏通道路,当官兵赶至兵站已是凌晨4点多……山高水长青藏线,忠诚履职高原兵。该团常年担负驻西藏部队和进出藏装备、物资的运输和上级下达的各种急难险重运输任务,官兵每年有近9个月时间都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艰苦、气候最恶劣的青藏线上流动执勤,每次当车队行驶至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时,官兵都要在西部军人雕像前郑重宣誓。风雪中,官兵们举起右拳,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洪亮的声音回荡在雪域之巅,萦绕在每个汽车兵心头。连队开展活动的时候,有不少到青藏线观光的游客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将这感人的一幕记录下来。一名来自北京的游客感慨地说:“青藏线上的汽车兵很辛苦,看看他们酱紫的脸庞、皴裂的嘴唇,就知道他们有多么不容易。”入夜了。唐古拉山口的夜很黑;唐古拉山口的夜很静;唐古拉山口的夜漫长无边。此时的我头疼得厉害睡不着觉,全身难受到极点,呼吸困难,躺着的时候根本不敢翻身,因为每次移动,感觉心脏好像要跳出胸腔。那一夜,我在一种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的迷离中,等待黎明。而青藏线上的军人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在这里一待就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为了祖国的边防建设,用一腔热血和青春年华,坚守在世界屋脊,挑战着生命的极限……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分享到:

   
 
人民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中国网 | 党建网 | 求是理论网 | 央视网 | 博看网 | 学习时报 | 宣讲家 | 青海日报 | 青海广播电台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