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经纬 | 学思践悟 | 昆仑短评 | 组工论坛 | 党建巡礼 | 人物先锋 | 基层视线 | 基层信息 | 文化视野 | 昆仑走笔
  现在的位置: 青海党的生活网昆仑走笔
西宁赋
来源: 青海《党的生活》
发布时间: 2022-03-24 09:16:26
编辑: 郭慧玲

  ●王祥奎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西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宇宙洪荒,阴阳五行。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星野占候划分九州,千国万郡错杂并立。万里丝路通西域,千年西平踞高原。古道咽喉重地,欧亚陆桥通衢。际山枕水,高原凉城。百泉如饴,堪称泉城;湟水穿城千顷绿,祁连围绕万仞险。西起湟源,东至小峡;两山峰对,一川如砥。晨曦拥水水如霞,碧水细浪浪如鳞。碧水如练,夕辉成绮。鸟飞鱼跃,百花斗艳。夏都之名,皆惊乎其异。五洲之宾,俱叹乎其绝。

  古城之厚,厚之于史。二千余载,沐汉唐雄浑之气象,挟丝路繁盛之英风,睹历史之兴衰,历风云之际会。建郡于西汉通史半部书,维兹开章。大风起兮,青云飞扬,汉武开疆功耀汗青;马踏匈奴,金戈飞将,霍去病豪情唱河湟;出征河湟,屯田湟中,赵充国成一代功名。太宗贞观,文治武功,至今犹闻六骏嘶鸣;文成公主,汉藏联姻,中原雪域喜结盟;日月盟誓,甥舅合欢,长留几多遐想。忆当年,丹噶古城,天仇纵横,传欧亚友谊之佳话,襄茶马互市之盛举。边塞诗吟,南凉雅乐,羌笛羯鼓,驼铃飞镝,于今犹闻。时至近代,古城更为军事要地。扼控边陲,卫屏中原。斗转星移,历经春秋更迭。日月轮回,阅尽人间沧桑。一九四九,金秋九月,迎来解放,古城新生。

  千年西宁,钟灵毓秀。五区二县,一水穿城。秀山秀水,风情万种。湟水丹青,古城最盛。凤鸣南山,层峦叠翠。烟雨北山,峦嶂巍峙。浦宁远眺,北山古刹依山而上。今昔八景,成二世盛景。水有湟水、南川河、北川河,鳞波溅诗,清溪流韵。三水汇古城,泾渭分明。北门泉、周家泉、麒麟泉,明珠万斛,晃跃晶莹。碧水哺育西平,百泉润泽古城,当属千秋福荫,万世丰功。更有桑田千顷,宛如画屏。

  热土一方遍布名胜,旅游兴市魅力无穷。北门供城仿古入城式,犹如海市蜃楼景。文峰碑塔,孔庙隍庙,山陕会馆,尽显河湟文脉;南凉虎台、沈那遗址、卡约村落,遍地史前文明;莫家街,水井巷、下南关,美食声名远播;新宁广场、中心广场,凯旋广场,红灯祥瑞歌舞绚丽;塔尔寺、北禅寺、南山寺、东关清真寺,雄视河湟风骚俱领。晨钟暮鼓,声闻于天,寺寺雕梁画栋。

  四十余年风雨历程,半个世纪艰苦跋涉。今日之西平,姿容焕然一新,风貌为之一变。西部大开发鼓角激荡,现代化建设风起云涌,蕴黄河奔腾之气势,弄时代汹涌之巨澜。四门荒山经济衰,已成追思之旧事。一水两岸七区片,已是动感之都市。国际国内航空线,纵横六合八极;火车汽车高速路,穿贯南疆北地。生态和谐,云青青兮带雨,水澹澹兮生烟。宜居城区,科学发展兮人心舒畅,迈步小康兮精神抖擞。循环经济,初见端倪。建设经济园区,长吟自然之道,赞叹宇宙之源。锦绣西宁,造化自然与人类智慧和谐相处,古风遗韵和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新区之新,何谓之耶?弹指间,乱纷纷之往昔,如烟散尽;放眼处,蓬勃勃之今朝,似潮涌进。天涯海角说西宁,谁曾想天时地也利,人和物亦兴。山、水、河、城,浑然一体;汉、藏、回、土,亲如一家。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诸多捷报频相传。东方夏威夷,天然大氧吧。四海宾朋接踵至,不辞长作西宁人。

  若乃风情,翩仙彩凤。水清城丽,人和景丰。伫立北山之巅,极目四望。高楼林立,新区溢彩;桥梁座座,彩虹缤纷。两山绿化,扬尕布龙精神,集数十年之功,和几代人之力,而今绿树成荫。公园与鲜花相映,湖泊与绿树唱和,现代与河声成趣。山水相依,天地一色,美景如画。更喜北山脚下,美丽园欢歌笑语。春风荡漾,游人如织。万树渲染,徒歌互答。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楼台亲水,景随步移,风情皆显。湟水两岸花灯璀璨,映照河水,撒金鳞玉屑,风姿绰约。置身其中,宛若仙境,谁再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看不够河湟风土,倾揽高原之神奇于峡谷;望不尽天然秀色,纷展西部之雄柔于山水。此态此景唯有西平,此娱此乐何不极兮。

  躬逢盛世,豪气干云。抚今追昔,感慨顿生,寄深情以颂河湟,作长赋而歌古城。祝曰:

  一城美誉芬芳,雄心永伴诚心在;高原明珠璀璨,魅力长随实力增。

  (作者单位:青海省非遗保护协会)

  责任编辑:苗利明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人民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中国网 | 党建网 | 求是理论网 | 央视网 | 博看网 | 学习时报 | 宣讲家 | 青海日报
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未经《党的生活》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19000163号-42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20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1-6138346